湖北汽车零部件企业是在上世纪60年代随着东风公司的投建而成长发展起来的。然而,去年10月,东风公司与日产签订了全面长期的合作协议,与法国PSA集团扩大合作内容。为打出具有世界竞争力水平的产品,东风公司对汽车零部件将实行“面向全球采购”的标准。在这一道“高门槛”面前,原有的湖北汽车零部件为之配套的格局将重新洗牌。
本月20日至22日,在十堰东风总部召开的“湖北省汽车零部件企业扩大与东风汽车(相关,行情)公司合作暨发展的策略高层研讨会”上,到会的湖北省有关领导、专家、企业负责人对湖北汽车零部件企业究竟向何处去?怎样抓住机遇,逐步扩大与东风的合作进行了广泛、热烈的研讨。
东风公司董事长苗圩认为,要解决湖北汽车零部件企业向何处去这一重大课题,首先必须审视世界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趋势。
目前世界各大汽车公司纷纷推行全球化生产、全球化采购的市场战略,形成了全世界内汽车零部件业的并购重组浪潮,一大批跨国汽车零部件大公司、大集团应运而生;为提高市场竞争力,世界各大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纷纷把航空、航天和电子等高新技术大范围的应用到汽车零部件开发、生产中,高科技含量汽车零部件产品的销售和市场占有率呈现逐年上升之势;为缩短采购周期,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,传统采购方式已被模块化、系统化采购方式替代,全世界汽车零部件供应系统逐渐向宝塔型结构演变,一级供应商对整条供应链负责管理,使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协作更加紧密,合作更加规范。
苗圩说,审视世界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的新趋势,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:一是在整车企业兼并重组的推动下,零部件企业亦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多种方式,走向专业化、集团化发展道路;二是零部件技术向模块化、系统化发展,要求零部件企业不断培育自主研发能力和系统供货能力;三是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的关系发生新的变化,零部件公司开始分担更多的新产品、新技术的研发企业,并超前于整车的发展;四是在组织形态上,零部件企业从整车企业中分离出来,中性化独立经营成为大势所趋。
他说,东风与日产合作后,面对世界汽车巨头的激烈竞争,理所当然要在汽车零部件采购上顺应这种趋势。他强调,从世界汽车零部件业的发展的新趋势来看,零部件企业一定与市场潜力最大的轿车配套,走中性化、系统化、模块化的路子,靠技术、质量、价格竞争;而那些规模小、技术上的含金量低、通用性差的产品将越来越难以生存。东风是湖北汽车工业的重要一员,对湖北的经济发展,特别是湖北汽车产业的做强做大,负有很重要的责任。今后,新东风公司在“面向全球采购”标准的基础上,愿意与湖北汽车零部件企业逐步扩大合作,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振兴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院长杜传进指出:湖北汽车零部件企业要跟上东风—日产前进的步伐,打入其“宝塔式”的供货链,关键是要提升个人产品的“核心”技术。
所谓“核心”技术,杜传进解释说,就是要具有全国、乃至世界性的名牌产品。目前,根据世界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的新趋势,零部件企业不能仅满足于为整车配套,“甘当配角”,而要独立发展,超前发展,甚至因零部件“核心”技术的提高而带动整车的发展。
他说,湖北尽管有274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,但年销售总额比排名世界第100位的卓越公司还相差近30亿美元,70%以上零部件企业仍处于为中吨位卡车生产配套件的水平,轿车配套比重不足30%;企业年均研发经费仅占同期销售收入的0.4%,大大低于发达国家5%-6%的水平;缺乏全国性的名牌产品,跻身省内名牌产品的也只有两个零部件产品;若干家企业围绕同一整车系列、生产同一类零部件产品;零部件产品外向度低,出货值不到产值的1%……这些,都说明湖北汽车零部件产品的技术上的含金量,要达到“国内一流”、“世界先进”的水平,还有较大的差距。
湖北省副省长任世茂分析湖北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的形势时认为,东风与跨国公司的合作,对振兴中国汽车工业,特别是引领、带动湖北地方汽车工业融入世界合作、参与国际分工,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,也是湖北汽车零部件企业逐步发展的大好机遇。湖北将举全省之力,支持东风做强做大,靠拢、接近世界汽车巨头,实现中国汽车“强国”梦。
但面对新东风的“全球采购”标准,及其模块化、系统化的采购方式,湖北绝大多数汽车零部件企业目前还处于“散、乱、小”的状态,体制和机制还未能根本转变。如不迅速改变,势必要掉队落伍,湖北就要由“汽车大省”掉入“汽车弱省”。
虽然湖北汽车零部件企业目前面临商机无限,然而,商机不等人,商机稍纵即逝。从现在开始,湖北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一定彻底打破传统观念,抛弃“等、喊、看”的依赖思想,立即行动起来,主动出击,下大力解决好自身存在的明显问题,要站在全球化的高度来确定湖北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趋势和重点。
任世茂说,湖北汽车零部件工业具备了较雄厚的基础,再加上“采购半径小”的优势,应当说能够跟上东风—日产前进的步伐,抓住这次历史性的发展机遇。但最终结果究竟如何?完全在于人,在于湖北自身。
在研讨会上,到会的湖北汽车零部件企业都表示,要主动寻找与新东风配套的新“位置”。建议要建立湖北企业自主开发产品的平台,只有不断地开发适应整车主机厂发展需要的产品,提升产品竞争力,并热情参加国际分工,进入国际采购体系,才能在市场之间的竞争中有生存发展的机会。
此外,要突出重点,找准方向。要在突出核心竞争力产品上狠下功夫,充分的发挥自身优势。首先要牢牢巩固好、守好自己的阵地,同时积极主动开拓国内国际市场,赢得更大发展空间。今后零部件供应体系将会分化成三个层次:系统或模块集成商为一级;围绕一级供应商的组件供应商为二级;零件供应商为三级。外资零部件供应商将会占据一级和部分二级供应商的位置,湖北的供应商应主要占据三级和部分二级供应商的位置。各企业要通过你自己的实力,适应市场,收缩战线,集中力量做好某类产品,在第二级、第三级中站稳脚跟,使自身发展壮大,并最终能形成与世界级巨头较量的实力。
要加快推进资产重组,进行系统整合,实现资本多元化。原来湖北零部件企业主要是依靠整厂带动发展起来的,独立生存能力比较差。因此,应当积极主动与国际、国内有产品研究开发能力、有雄厚资本、有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知名零部件集团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、投资企业联合重组,提升企业的管理和产品技术水平,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。与此同时,要寻求与国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。建立起与汽车零部件国际化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,不仅能快速缩短我们与国际水平的差距,而且能给湖北引入国际汽车零部件的采购要求、供货理念等全新观念。